撸撸撸中文: 查阅已经发布2016年年报的公司中,有105家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负值,但是,仍有、和三家公司在报告期内发布了分红预案。
搜狐娱乐独家专稿(文/逆规则)冯小刚算是性情中人,坊间人称小钢炮。性情中人有个坏处,情绪特不稳定。搞起创作来,要么喊着为人民服务俗到底,要么憋着劲儿放飞自我任性到底。《我不是潘金莲》是情绪产物,一个喜剧导演积累多年的反向情绪爆发;一个任性导演顺心而为的自我表达。这一次,冯小刚赌了把大的。
计划生育整出假离婚,假离婚整成真离婚,真离婚整出了李雪莲的官司。一句“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”,将官司拉长,一个告状变成了一年又一年的告状。一个女人,一堆男人,民与官,真与假,告与被告,在冯小刚的圆形镜头里,流畅地从头滚到了尾。观感挺舒适,冯小刚的喜剧底子和形式冒险,且不管神是不是离的,在第一眼中貌倒是合的。
对人际关系、人物形象的处理,冯小刚也算游刃有余。国人的中庸,常常不是真中庸,而是在装孙子与装大爷间不断游走、大幅切换。王公道(大鹏饰)、马文彬(张嘉译饰)、郑重(于和伟饰)、贾聪明(张译饰),这些人可以此刻是孙子,转脸就是大爷。但是,法盲李雪莲不装孙子也不装大爷,她求屠夫杀人,请厨子帮手,讲的都是两厢情愿的对等交易。陪睡换杀人,人数太多,屠夫不接受,这是交易没达成。整片荒谬所在,就是一个不装孙子也不装大爷的人,与一帮孙子和大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。大爷和孙子以己度人,装惯了,当李雪莲说她不再告状时,就认定李雪莲也是装的。本来可以停下来的事儿,也就停不下来了。冯小刚对俗和雅的认识,爱走极端,认为高雅艺术家都是装的。这是个业障,但对于《我不是潘金莲》,倒是对路了,反而是个助攻型因素。
到最后,李雪莲释然了,她只能释然,画幅终于回归正常。冯小刚的艺术家心愿,也算遂了。《我不是潘金莲》在讲体制,讲事件,讲矛盾,大写的形式实验,人被脸谱化了。冯小刚要表现的是关系、官场、事件,而非大写的人。无论李雪莲还是因她而出的二十八个男人,都只是推动这个官场滚雪球事件的棋子。敢于如此讽刺荒诞地做下这个实验,并且最终过审,这是《我不是潘金莲》和冯小刚的神奇之处。
(搜狐娱乐独家专稿,未经许可,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,转载请注明出处!违者必究!)